找到相关内容111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心念与业报(上)

    它还是会往东南倒的。”   所以,如果平常就洁身自爱,心里很清净,这时候就能提起正念,有善的习性,就会往善道去。反之,如果平常就养成贪的习性,最后我们要往生的时候,幻象一显现,一念执著就跟著投胎到畜生...

    释厚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4550827.html
  • 佛教因果论的中国化

    ,此时六根已可以活动,而身触之活动最为明显,可与外界直接接触,故称「触」。此後从三至五岁时,自我意识成长,对外界事物能发生感受,进入了一个「受」的阶段。   佛教认为以上从业识的投胎阶段到具有感受之...

    黄启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1951030.html
  • 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的方法(下)

    时候出生为牛。尽管形象不一样,但是心识只有一个,没有不同。因此如果我们来生希望出生做什么,今世就必须将我们的心识着意在那一方面,一心持戒,守住做人的根本道德,来生就有希望投胎为人。如果再加修禅定,就可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1151280.html
  • 心念与业报

    会往善道去。反之,如果我们平常就养成贪的习性,最后我们要往生的时候,幻象一显现,一念执著就跟著投胎到畜生道或其他恶道去了。  (三)随忆念  “随忆念”,就是随临终时的那个忆念。如果生前并没有造作特别...

    释厚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2351798.html
  • 抵达存有之加行功夫—观呼吸

    重要元素,就如人的生命不可能只靠自己的意识来投胎,同时也需要父母亲等各种因缘才能被带到这世界上。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存在,完全孤立的独我是无法把自己称为人的,因为没有对照的对象可以称名之。“他者”与“我”的...

    释道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3651826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佛教的真理》(2)

      第九课  十二因缘  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大课题:生从何来,死往何去?生死的由来,佛教说为“十二缘起”,即:无明□、行□、识□、名色□、六入□、触□、受□、爱□、取□、有□、生□、老死□循环相续的结果。也就是说,有情众生由于一念“无明”,因而造作各种“行”为,因此产生业“识”,随着业识投胎而有“名色”,继而“六入”成形,藉着六入接“触”外境而产生感“受”,而后生起“爱”染欲望,进而有了执“取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351964.html
  • 初级学佛讲义

    实我,于自身产生种种妄想执着。   二、边见:「边」即是落入两边,如「断见」、「常见」。「断见」即认为人死如灯灭,执着死后一切断绝。「常见」为执着死后仍常住不变,如认为人死之后,依旧投胎为人,狗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1151983.html
  • 以佛法看人的肉身结构、认知现象及复制生物的问题

    去何处储存就是“第六识”在主导,而这些复杂的记忆系统(肉身)就是“第六识”依基因中的记录而制作的。  肆、复制动物与投胎转世  依据佛教的经典的阐述,当人在受胎之时就必须有“中阴身”加入才会有生命产生...

    紫虚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5252083.html
  • 空行母与藏传佛教上师传记

    有如邪魔般(demonic)的荼吉尼,在《入楞伽经》(Lankāvatāra Suutra)中曾有记载,经文中描述某个食肉者“会从荼吉尼的腹中,降生为啖肉生灵,其后投胎为夜叉(Rāk?asi)和猫;隶属...

    刘婉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3752293.html
  • 论析元代佛教度脱剧—以佛教“度”与“解脱”概念为诠释观点(2)

    六十余年,也不曾遭遇任何功名利禄、财富情色、人我是非之劫难。因此与青木正儿“谪仙投胎剧”或容世诚“谪仙返本类型”是不能相提并论的。剧末赋予庞蕴非平凡人的身分,是为凸显自力解脱的主题,强调“心坚石也穿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1252369.html